近日,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发现,随着智能安防系统的全面覆盖,居民的安全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。从人脸识别门禁到高空抛物监控,从24小时智能巡逻到一键紧急呼叫,科技手段正深度融入社区治理,为居民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。
在某大型社区入口,记者看到居民通过“刷脸”即可快速通行,外来人员则需登记身份信息并经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入。“以前忘带门禁卡很麻烦,现在人脸识别又快又安全。”居民王女士表示。社区物业负责人介绍,智能门禁系统与公安数据库实时联动,可自动识别在逃人员等重点对象,今年已协助警方拦截3名可疑人员。
高空抛物曾是该社区的治理难题,如今,安装在楼体外的4K高清摄像头实现了24小时无死角监控。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追踪抛物轨迹,精准定位责任楼层,并同步推送警报至物业和业主群。今年以来,社区彩神股份有限公司高空抛物事件同比下降92%,居民李先生感慨:“以前晾衣服都提心吊胆,现在终于能安心开窗了。”
夜幕降临,社区内几台白色巡逻机器人开始自动执行任务。它们搭载热成像仪和声光报警装置,能识别异常聚集、火灾隐患等风险,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画面。物业中控室的大屏上,各类安全数据动态更新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将自动派单至附近安保人员,确保“1分钟响应、5分钟到场”。
在独居老人较多的某老旧小区,智能安防系统还延伸出“适老化”服务。居民张奶奶家中安装的紧急呼叫按钮,已多次在老人突发疾病时发挥作用。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,医护人员平均10分钟即可抵达现场。“以前孩子总担心我摔倒没人知道,现在他们放心多了。”张奶奶说。
智能安防系统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升级,更在于推动社区治理模式转变。通过分析门禁通行、报警记录等数据,物业可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和时段,动态调整巡逻路线。在某社区,系统曾通过异常开门记录发现一户居民疑似遭遇诈骗,物业联合民警及时上门劝阻,避免损失20余万元。
居民也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向主动参与治理。许多社区开发了“安全积分”小程序,居民通过上报隐患、参与演练等方式积累积分,可兑换物业费抵扣或社区服务。数据显示,引入智能安防系统后,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40%,居民对物业满意度达98%。
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指出,智能安防系统有效破解了传统社区“人防成本高、技防覆盖弱”的痛点,但需警惕数据滥用风险。目前,多地已出台社区智能安防建设标准,要求数据存储本地化、访问权限分级化,并建立居民知情同意机制。
随着技术迭代,智能安防正从“被动防御”向“主动预防”升级。未来,结合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技术,社区安全体系将更加透明可信,真正实现“科技让生活更美好”的愿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扫码加微信
服务热线
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镇王家村
caishenvl@xrjspt.com
Copyright © 2025 彩神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辽ICP备2022006933号-1